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旁道消融后需要行房颤

心房颤动在预(AF)激综合征人群中的发生率为高达30%,而普通人群仅为3%~4%。预激综合征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疗效已经很明确,而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当快速心房激动前传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室颤、心跳骤停而死亡等危险,因此WPW或隐匿性旁道是否在旁道消融消融术后进行AF导管消融尚未有明确规定,不少研究表明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为AF的诱因,因此进行旁道消融后AF就不会再发作,因此不需要干预AF。然后这个结论并不完全正确,也没有明确规定什么年龄层次以及危险因素的AF患者不需要干预?

最近Borregaard等发表在《Europace》回答了部分问题。该研究主要为了评价预激综合征术后预后及术后房颤发生率,回顾性分析了例WPW患者,并以例正常人群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发现预激综合征患者和普通人群死亡率无差异,但预激综合征患者旁道消融术后的房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R:4.77andCI:3.05-7.43)。

图一.预激综合征患者旁道消融术后房颤发生预测因素

该研究还发现旁道消融术前存在房颤(HR:4.66,CI:2.09-10.41)及年龄大于50岁(HR:9.79,CI:4.29-22.36)是预激综合征患者旁道消融术后的房颤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但与术前旁道解剖位置无相关。虽然临床中发现右侧旁道患者合并房颤发生率高于左侧旁道患者,但在该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

图二.两组患者术后房颤发生KM图。红色代表普通人群,蓝色代表预激综合征患者。

Dagres等的研究表明旁道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旁道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为高达20%。而Derejko等研究旁道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为19%。为什么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在旁道消融术后房颤发生率仍如此高?原因为何?作者发现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衰、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相对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可能与房颤复发相关。然而,研究对上述因素进行校正后,房颤的发生率仍较高,需要进一步探讨原因。考虑术前合并房颤为其中一个病因,其改变心房电生理特性,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窦性激动在心房内不均质的传导在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促进心房重构。

Derejko等研究发现即使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在成功进行旁道消融术后,肺静脉促发房颤的作用仍在继续进行中,原因为肺静脉的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同时肺静脉心房传导延迟可能进一步触发房颤。既往也有研究表明旁道消融术后的房颤发生与年龄相关,特别年龄大于50岁患者。

而国内李毅刚等年发表在CMJ的一项研究等对29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进行两组不同干预研究,其中一组为旁道加房颤消融(n=19),对照组仅进行旁道消融(n=10)。平均随访20个月,旁道加房颤消融组的房颤复发率(2/19,1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5/10,50%)。虽然术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差异,但该研究样本量过小,且非随机化研究,缺少严格随访,因此该研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房颤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对于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国内外指南都没有针对对仅行旁道消融或者旁道加房颤消融的问题做出具体回答,也没有那个研究明确给出相应答案,需要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考虑。

总而言之,目前推荐对于旁道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低于50岁患者,应先进行旁道消融进行严格随访,而对于年龄大于50岁患者且危险因素较多患者,结合患者意愿,可适当进行房颤和旁道同时消融。

BorregaardR,LukacP,GerdesC,etal.RadiofrequencyablationofaccessorypathwaysinpatientswiththeWolff-Parkinson-Whitesyndrome:thelong-termmortalityandriskofatrialfibrillation[J].Europace,.PMID:

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87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