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积极备考中,小杰君为考生们准备了“每日一记”——高频考点,有助于考生们掌握记忆技巧,建立重点知识体系。坚持每天学一点,医考过关不困难。祝广大考生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今
日
要
点
★考点5 室上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心电图表现:
(1)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2)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在舒张早期,P-R间期0.12秒。如P波之后无QRS波群,则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3)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可宽大畸形。
(4)代偿间歇一般不完全。
2.房颤
(1)病因:最常见的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常见的病因。
(2)三大特点:①心脏听诊第1心音强弱变化不定,心律绝对不规则;②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③房颤病人并发房室交界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其最常见原因为洋地黄中毒。
(3)心电图表现:①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和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波),频率约~次/分;
②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次/分之间;③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4)治疗:①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复律无效或合并预激综合症的患者应给予电复律;②控制心室率:包括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③抗凝治疗:房颤持续不超过24小时,复律前无需作抗凝治疗。否则应在复律前3周及复律后3~4周使用华法林抗凝剂。
3.心房扑动
(1)心电图表现: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频率常为~次/分。
(2)治疗: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为直流电(低于50J)复律;根治房扑为射频消融。并给以抗凝治疗和减慢心室率的治疗。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病因:最常见的类型是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2)临床表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3)心电图表现:①心率~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常埋藏于QRS波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并与QRS波保持恒定关系。
(4)治疗:①刺激迷走神经:如按摩单侧颈动脉窦、Valsalva动作等;②药物治疗:首选腺苷;但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首选洋地黄。
★考点6 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P波。
(2)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多超过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3)往往有较完整的代偿间歇。
2.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表现:
(1)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2)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3)心室率通常为~次/分;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
(5)通常发作突然开始。
(6)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特征性)。
3.室颤
(1)临床表现: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无法测到。
(2)心电图表现:室颤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和T波。
(3)治疗:终止室颤最有效方法是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考点7 心脏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阻滞 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0.20秒。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减弱。
2.二度房室阻滞
(1)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这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阻滞类型。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其心电图表现为:①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②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③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率为3∶2和5∶4。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大多正常或延长。心脏听诊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有间歇性心搏脱漏。
3.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以其邻近,心室率约40~60次/分,QRS波群正常,心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分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律亦常不稳定。
★考点8 心脏骤停
1.临床表现
(1)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有些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但亦可无前驱症状,瞬间发生心脏骤停。
(2)终末事件期: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
(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意识突然丧失,出现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心脏复苏成功后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2.初级心肺复苏(CAB)
(1)胸外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成人按压胸骨的幅度5~6cm(参考版?心肺复苏指南?),按压频率为~次/分(参考版?心肺复苏指南?),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肋骨骨折。
(2)开通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一步。一般采取仰头抬颏法。
(3)人工呼吸:开通气道后首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1秒以上,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
3.高级复苏
(1)通气与氧供。
(2)电除颤、复律与起搏治疗: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如果首次电击没有成功消除室颤,之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次尝试除颤,后续电击至少应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或更高的能量级别。
(3)药物治疗: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可用于电击无效的室颤及无脉室速,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生理活动。
金英杰乡村全科医师圈
网课、真题应有尽有
识别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