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麻药品管理办法

醉药: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毒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开具、使用、保存管理,保证正常医疗需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二、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三、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附后)。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四、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疗机构派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五、医疗机构应当要求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每4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六、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需要带出医疗机构外使用时,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患者或者其代办人出示下列材料后方可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一)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二)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身份证明;

(三)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医疗机构应当在患者门诊病历中留存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

(一)前记: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名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二)正文: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三)后记: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八、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九、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样式统一印制。

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十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十二、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十三、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仅限于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十四、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年11月1日实施。为了提高疼痛及相关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便患者领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醉和精神药品),防止药品流失,在首次建立门诊病历前,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一、患者所拥有的权利:

(一)有在医师、药师指导下获得药品的权利;

(二)有从医师、药师、护师处获得麻醉和精神药品正确、安全、有效使用和保存常识的权利;

(三)有委托亲属或者监护人代领麻醉药品的权利;

(四)权利受侵害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权利。

受理投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二、患者及其亲属或者监护人的义务:

(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二)如实说明病情及是否有药物依赖或药物滥用史;

(三)患者不再使用麻醉和精神药品时,立即停止取药并将剩余的药品无偿医院;

(四)不向他人转让或者贩卖麻醉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三、重要提示:

(一)麻醉和精神药品仅供患者因疾病需要而使用,其他一切用作他用或者非法持有的行为,都可能导致您触犯刑律或其它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违反有关规定时,患者或者代办人均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麻醉药品-----氯胺酮??适应证本药应用广泛,如各种浅表、短小手术和诊断性检查的麻醉;基础麻醉如对小儿、广泛烧伤、静脉穿刺困难者;其他麻醉方法的辅助麻醉。有支气管扩张作用,故适用于哮喘病人。应用原则氯胺酮的剂量临床上变异较大,单次静脉注射一般按1~2mg/kg计算,肌注4~5mg/kg,必要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2/3。使用方法基础麻醉时可用氯胺酮4~6mg/kg肌肉注射或者1~2mg/kg静脉注射,维持15~30分钟。也可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及椎管内麻醉的辅助用药,0.5~1mg/kg经静脉或肌肉注射。慎用及禁忌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功不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颅压或眼压过高者禁用。有癫痫、精神病史、甲亢、及肾上腺嗜咯细胞瘤患者慎用。麻醉药品-----氯胺酮??不良反应氯胺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在麻醉恢复期有幻觉、躁动不安、恶梦及谵语等精神症状,其次是在术中常有泪液、唾液分泌增多,血压、颅压及眼压升高;偶有一过性呼吸抑制或暂停,喉痉挛及气管痉挛,多半是在用量较大、分泌物增多时发生。注意事项术前用安定类药物可减少术中和苏醒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诱导时常见肌震颤与肌肉不自主运动,偶有肢体无目的运动与肌阵挛,此种情况易误认为麻醉过浅而给药过量。苏醒期肌张力首先恢复正常,此后有一阶段病人不关心其周围环境,与周围的人与物完全恢复联系可能很突然,这可能出现在病人有苏醒体征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苏醒期有时有复视或其他视觉障碍,偶有失明或说话困难,多为短暂性,且恢复很快。注射氯胺酮后,眼泪、唾液分泌增多,出现植物神经兴奋的表现,偶有喉痉挛及气管痉挛发生,术前用抗胆碱药则可避免或减少发生。虽然氯胺酮呼吸抑制作用轻微,但如静脉给药剂量过大或注药速度过快,或复合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时,则可引起呼吸明显抑制,甚至呼吸停止。另外,对婴儿或老年人的呼吸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氯胺酮扩张支气管,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及5—羟色胺对气管和支气管的收缩作用。现已确认此药是治疗哮喘最满意的药物之一,有临床实用价值。氯胺酮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多,故严重冠心病病人不宜应用此药。氯胺酮增加妊娠子宫的肌张力、收缩强度及频率,通常情况下无病理性作用。但是在子宫活动异常增加时,例如强直性子宫收缩、胎盘早剥与脐带脱垂等情况下,常规应用临床剂量的氯胺酮有害,剂量应减少至25mg以下。母体注入氯胺酮后,胎儿肌张力增加。氯胺酮增加脑血流与脑耗氧量,脑脊液压随脑血流的增多而升高。控制呼吸造成低碳酸血症能消除氯胺酮对脑血流、脑脊液压及颅内压的升高反应。氯胺酮具有较强的药物滥用潜力,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局麻药品-----利多卡因?本品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本品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局麻药品-----利多卡因?1.麻醉用⑴成人常用量:①表面麻醉:2%~4%溶液一次不超过mg(1支)。注射给药时一次量不超过4.5mg/kg(不用肾上腺素)或每7mg/kg(用1:浓度的肾上腺素)。②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1.0%溶液,以mg(2支)为限。③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用1.5%~2.0%溶液,~mg(2.5~3支)。④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用0.25%~0.5%溶液,50~mg(0.5~3支)。⑤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用1.5%溶液,~mg(2.5~3支);牙科用2%溶液,20~mg(0.2~1支);肋间神经(每支)用1%溶液,30mg(0.3支),mg(3支)为限;宫颈旁浸润用0.5%~1.0%溶液,左右侧各mg(1支);椎旁脊神经阻滞(每支)用1.0%溶液,30~50mg(0.3~0.5支),mg(3支)为限;阴部神经用0.5%~1.0%溶液,左右侧各mg(1支)。⑥交感神经节阻滞:颈星状神经用1.0%溶液,50mg(0.5支);腰麻用1.0%溶液,50~mg(0.5~1支)。⑦一次限量,不加肾上腺为mg(4mg/kg),加肾上腺素为~mg(6mg/kg);静注区域阻滞,极量4mg/kg;治疗用静注,第一次初量1~2mg/kg,极量4mg/kg,成人静滴每分钟以1mg为限;反复多次给药,间隔时间不得短于45~60分钟。⑵小儿常用量随个体而异,一次给药总量不得超过4.0~4.5mg/kg,常用0.25%~0.5%溶液,特殊情况才用1.0%溶液。2.抗心律失常:⑴常用量①静脉注射1~1.5mg/kg体重(一般用50~mg)作首次负荷量静注2~3分钟,必要时每5分钟后重复静脉注射1~2次,但1小时之内的总量不得超过mg(3支)。②静脉滴注一般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4mg/ml药液滴注或用输液泵给药。在用负荷量后可继续以每分钟1~4mg速度静滴维持,或以每分钟0.~0.03mg/kg体重速度静脉滴注。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应减少用量,以每分钟0.5~1mg静滴。即可用本品0.1%溶液静脉滴注,每小时不超过mg。⑵极量静脉注射1小时内最大负荷量4.5mg/kg体重(或mg)最大维持量为每分钟4mg。局麻药品-----利多卡因?⑴本品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⑵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⑴对局部麻醉药过敏者禁用。⑵阿-斯氏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严重心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室及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静脉禁用。⑴防止误入血管,注意局麻药中毒症状的诊治。⑵肝肾功能障碍、肝血流量减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低血容量及休克等患者慎用。⑶对其他局麻药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但利多卡因与普鲁卡因胺、奎尼汀间尚无交叉过敏反应的报道。⑷本品严格掌握浓度和用药总量,超量可引起惊厥及心跳骤停。⑸其体内代谢较普鲁卡因慢,有蓄积作用,可引起中毒而发生惊厥。⑹某些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伴有α1-酸性蛋白及蛋白率增加,利多卡因蛋白结合也增加而降低了游离血药浓度。⑺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压、监测心电图,并备有抢救设备;心电图P-R间期延长或QRS波增宽,出现其他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者应立即停药。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方法1.吸氧: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口唇紫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氧处理。2.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洗胃处理。3.美蓝(亚甲蓝)的应用: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输氧功能。用量以每公斤体重1~2mg计算。同时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功能并有短暂利尿作用。4.对症处理:对于有心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还应对症处理,如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失常药等。5.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给予能量合剂、维C等支持疗法。????毒鼠剂氟乙酰胺中毒?临床表现:最早出现食欲不振,口渴、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损伤,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等。神经系统损伤出现亦较早且严重,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易激动、肌束震颤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可因呼吸衰竭死亡。心肌损伤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心室颤动等。呼吸系统损伤可见呼吸道分泌增多,呼吸困难、肺水肿等。??药物治疗:1.清除毒物:催吐、洗胃,洗胃液可用清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粘膜。2.特效解毒剂:解氟灵(乙酰胺),其与氟乙酰胺代谢物氟乙酸有竞争作用,使三羟酸循环恢复,起到解毒作用。每次2.5~5g每日2~4次(危重病人首剂可用l0g),肌肉注射,可连续用药1周。乙醇,在无氟乙酰胺的情况下。可用乙醇治疗。无水乙醇5ml加入10%葡萄糖液l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4次。3.对症治疗:控制抽搐十分重要,可选用安定、水合氯醛、冬眠合剂等。注意心、肾、肝、脑损伤,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吗啡(片剂)5mgx20片麻醉药品(注射剂)10mg/支美施康定(控释片剂)10mg,30mg哌替啶(注射剂)50mg,mg/支麻醉药品杜冷丁芬太尼多瑞吉(透皮贴剂)2.5,5mg/贴麻醉药品(注射剂)0.1mg,0.5mg/支舒芬尼(注射剂)1ml:50μg/支麻醉药品羟考酮奥施康定(控释片剂)5mgX10片麻醉药品阿片酊(酊剂)ml/瓶麻醉药品可待因(片剂)30mg×20片麻醉药品布桂嗪(片剂)30mg×20片第一类精神药品强痛定(注射剂)mg/支复方樟脑酊(酊剂)ml/桶第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片剂)0.25mg×50片第一类精神药品哌甲酯(片剂)10mg×20片第一类精神药品利他林(注射剂)20mg/瓶氯胺酮(注射剂)0.1g/支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黄碱(注射剂)30mg/支第一类精神药品苯巴比妥(片剂)30mg×片第二类精神药品唑吡坦思诺思(片剂)10mg×7片第二类精神药品咪达唑仑多美康(片剂)15mg×8片第二类精神药品力月西(注射剂)10mg/支地西泮(片剂)2.5mg×片第二类精神药品安定(注射剂)10mg/支氯硝西泮(片剂)2mg×片第二类精神药品氯硝安定(注射剂)1mg/支艾司唑仑(片剂)1mg×片第二类精神药品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片剂)0.4mg×片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片)0.4mg/片第二类精神药品可待因桔梗西可奇(片剂)10片/盒第二类精神药品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
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80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