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必然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延长患者的疗程,加重患者的痛苦,重则导致死亡!
合理用药,药师,责无旁贷!
处方一位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因食用海产品诱发荨麻疹,医生开写了下列处方,请分析是否合理为什么?
Rp:①地高辛片0.25mg×10
用法:0.25mg/次1次/d
②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ml
25%葡萄糖注射液20.0ml混合缓慢静注,立即
③扑尔敏片4mg×10
用法:4mg/次3次/d
先想,再看答案哦:此处方不合理。
因为①地高辛能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然后通过Ca2+的兴奋-收缩偶联作用而加强心肌收缩力;葡萄糖酸钙含Ca2+,与地高辛合用时,可使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高,使心肌收缩过程明显增强,肌张力也明显增高,甚至可致心肌收缩期停搏。②地高辛和钙剂均可提高心肌的自律性,合用时更易致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快速静注钙剂甚至可引起死亡。
地高辛药理作用在治疗时,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作用,是直接作用,而不是通过神经机制实现的。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泵功能,减慢心率,抑制心肌传导系统,使心搏出量、输出量增加,改善肺循环及体循环。使扩大的心脏缩小,但不能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服药后1h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经4h达显效,6~12h达峰效应,血清治疗浓度15~25ng/ml,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7%。主要经肝微粒体酶代谢消失,消除半衰期一般为4~7天。由胆汁排出,再循环后,由尿排出。
适应症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通常口服,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则采用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1)常见的反应包括:出现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电解质失调)。
(2)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黄视”(中毒症状)、腹泻(电解质平衡失调)、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
(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
(4)洋地黄中毒表现中促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约占心脏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等。儿童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儿可有P-R间期延长。
禁忌症禁用于:①对任何强心苷制剂中毒者;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③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患者;④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者。
药物相互作用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如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
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泻吸附药如白陶土与果胶、考来烯胺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柳氮磺吡啶或新霉素同用时,可抑制洋地黄强心苷吸收而导致强心苷作用减弱。
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铵、萝芙木碱、琥珀胆碱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
β受体拮抗剂与本品通用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严重心动过缓,但并不能排除用于单用洋地黄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快速心率。
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一倍,甚至达到中毒浓度,提高程度与奎尼丁用量相关,合用后即使停用地高辛,其血药浓度仍继续上升,这是奎尼丁从组织结合处置换出地高辛,减少其分布容积之故,一般两药合用时应酌减地高辛用量。
与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胺碘酮同用,由于降低肾及全身对地高辛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依酚氯铵与本品同用可致明显心动过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均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
吲哚美辛可减少本品的肾清除,使本品半衰期延长,有洋地黄中毒危险,需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
与肝肾同用时,由于本品可能部分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需调整肝素用量。
洋地黄化时静脉用硫酸镁应极端谨慎,尤其是静脉注射钙盐时,可发生心脏传导变化和阻滞。
红霉素由于改变胃肠道菌群,可增加本品在胃肠道吸收。
甲氧氯普胺因促进肠运动而减少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约25%。普鲁本辛因抑制肠蠕动而提高地高辛生物利用度约25%。
练一练孙某,男,68岁,因双下肢浮肿,胸闷,气急入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医生开出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
Rp:①地高辛片0.25mg×10
用法:0.25mg/次3次/d
②氢氯噻嗪片25mg×30
用法:25mg/次3次/d
③泼尼松片5mg×30
用法:10mg/次3次/d
编后语每天掌握一点点,
日积月累,滴水穿石!
合理用药,药师,责无旁贷!
来源:合理用药百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