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出错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的发生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系统误把消化道内无害的细菌做有害微生物时,就会对它们展开攻击,使此处的血流增加,慢慢形成炎症。辅助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可以破坏有害细菌的细胞。但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体内,这些化学物质会损坏肠道内壁,严重时会引起溃疡。肠道内壁被破坏进一步放大了损伤信号,血流继续增多,炎症反应加剧,肠道受到的损伤越来越严重。如果免疫系统攻击的无害细菌持续存在于肠道菌落中,或者再次进入体内(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损伤就会进一步恶化。不管肠道组织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损伤,免疫系统都会置之不理,继续不停地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细菌。益生菌的作用炎症性肠病患者体内缺少可以抑制炎症的调节性T细胞,而益生菌具有促进调节性T细胞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比健康人的少;而且,处于疾病活跃期的患者与处于缓解期的患者相比,前者体内的益生菌相对较少。所有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增加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有可能安全且有效地预防并缓解炎症性肠病。用益生菌预防炎症性肠病多项动物实验表明,多种益生菌可以保护肠道对抗炎症性肠病。这些实验均选用容易患炎症性肠病的实验大鼠和小鼠。其中,有些动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它们在出生几个月后,就会患上炎症性肠病。还有一些科学家用某种化学物质刺激大鼠或者小鼠的肠道,迫使它们患上炎症性肠病。在这些动物实验中,多种益生菌被发现具有预防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如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v、鼠李糖乳杆菌GG等。用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年《欧洲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指出,布拉酵母菌(一种益生菌)可以用来代替类固醇药物,以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专家约翰·高弘博士指出:“益生菌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式。”“精英病”——肠易激综合症症状的成因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餐后小肠内气体过多。这些气体使小肠膨胀,引起了胀气和疼痛。一般情况下,在小肠和大肠内生活的细菌种类不同,分工也不相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都是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的。但是有一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能够通过小肠进入大肠,在大肠里被分解吸收。小肠内的细菌在分解除膳食纤维之外的碳水化合物时,不会产生大量气体。而大肠内的细菌在分解膳食纤维的时候,通常会产生气体这种副产物。在大肠内,产生气体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为大部分气体会被大肠内的其他细菌吸收,而且大肠与直肠和肛门毗邻,一些多余的气体很容易被释放出体外。如果大肠内的产气微生物转移到了小肠,一部分膳食纤维就会在小肠内被分解。小肠内产生的气体不能完全被小肠内的其他细菌吸收,也不容易释放出体外,所以这些气体就会使肠腔扩张,引发腹胀和其他多种不适症状。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更安全科学家正在努力证实炎症和小肠内细菌过度增殖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并寄希望于补充益生菌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因为益生菌可以刺激调节性T细胞发挥作用,从而减轻炎症;益生菌还能够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抑制小肠内有害细菌的过度增殖。此外,益生菌对人体来说十分安全,可以长期使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人都携带幽门螺杆菌事实上,在40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有大约20%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而在大于60岁的美国人中,携带该菌的比例高达50%,甚至有科学家声称,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携带幽门螺杆菌。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患上溃疡,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可以与体内的细菌和平共处,而幽门螺旋杆菌是胃部正常菌群的成员之一。换句话说,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对幽门螺旋杆菌产生了耐受,而不是产生炎症反应以对抗它们的存在。
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而言,益生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年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而言,益生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者们发现,如果让这些特殊的实验老鼠摄入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就会很容易在它们的胃里生长繁殖。但是,如果事先用添加了唾液乳杆菌的食物喂养无菌鼠几天,然后再让它们摄入幽门螺旋杆菌,那么这些老:鼠对这种细菌就具有了很强的抵抗力。研究者们惊讶地发现,让老鼠摄入唾液乳杆菌能使其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数量下降99%以上。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益生菌能显著降低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几率众所周知,腹泻是抗生素引起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抗生素在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使正常菌群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来受到益生菌的抑制,所以数量较少的致病菌,在益生菌减少后开始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终引起腹泻。
通常情况下,这种腹泻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服用一些常见的非处方药就可以缓解症状,或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病情也会慢慢好转。不过,由艰难梭菌引起的与使用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则非常危险,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年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指出,多达20项严谨的科学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某些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GG、布拉酵母菌等能显著降低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的几率。益生菌治疗腹泻1一、病毒性腹泻病毒抑制了胃肠液中酶的活性,不能分解淀粉里的糖,糖在肠道里就形成高浓度的糜汁,这会产生渗透压,吸引肠壁外面的水分进入肠道内,粪便因此变稀。所以病毒性腹泻仿佛消化不良,因为食物没有被分解。1二、细菌性腹泻细菌导致肠壁表面的黏膜发炎、溃疡,渗出血水、脓水,形成血便、脓便,这也可称为细菌性痢疾。肠黏膜上的细菌分泌的毒素,参与一系列生化反应后最终导致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形成泔水般或稀米汤般大便,这是常见的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是常见的导致腹泻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微生态是平衡的,大肠杆菌被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以内,这时候它是不致病的。一旦平衡被打破,量变引起质变,它就变成了释放毒素的致病菌。1三、真菌性腹泻主要是霉菌,导致肠炎,形成腹泻,大便像水一样稀,散发出发酵的霉味或酸味。以上三种腹泻,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在腹泻初期就给患者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制剂。然后再选择对病原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还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用的电解质就是盐。1四、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这种腹泻与抗生素密切相关。导致这种腹泻的抗生素一般是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在大量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大量杀灭有益菌。有益菌本来是占优势的,受损相对更大;有益菌的抗药性差,更易受损。于是,有害菌占了上风。这时,就不应再以药治菌,而应以菌治菌,通过补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让有益菌占上风。有益菌是肠道的原籍菌,可以在肠道壁定植、繁殖,重新成为优势菌群,这时候导致腹泻的有害菌就被抑制,腹泻就可治愈。1五、炎症性肠病就是肠道发炎了。腹痛、腹泻,便中血、脓、黏液或有或没有。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可发现肠道细菌异常增殖,肠道异常运动,免疫功能异常亢奋甚至紊乱。此病很麻烦,以激素治疗为主,益生菌仅为辅助。1六、肠结核腹泻结核杆菌不仅使肠道结核,而且使肠黏膜发炎,导致腹泻。治疗肠结核必用抗生素,甚至要化疗,这势必杀伤有益菌,使腹泻更加重。治疗这种腹泻最好的方法就是补充益生菌,补充的量越大越好,补充的益生菌种类越多越好。1七、旅行者腹泻 旅行者到了外地,不服水土,引起腹泻。古人不知道细菌,所以归咎于水土。现在看,其实是不服水里的、土里的细菌,当然,空气里、食物里、物品上也有细菌,这些细菌是当地特有的,是旅行者没接触过的,对此没有抵抗力,不耐受,所以一旦感染就致病。导致旅行者腹泻的细菌。治疗旅行者腹泻,普通医生会首选抗生素,也能治愈,但根据肠道微生态平衡原理,首选益生菌制剂,最好选择原籍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1八、乳糖不耐受腹泻牛奶里有乳糖,乳糖不被消化,喝牛奶就会导致腹泻,这就是乳糖不耐受腹泻。这种腹泻,是因为肠内缺少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应该先服用几天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益生菌可以分泌乳糖酶,帮助乳糖的消化,就不易导致乳糖不耐受腹泻。除了治疗腹泻,还用于治疗便秘、肠炎、胃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有百利而无一害,有病治病,无病服用也不会有副作用,可以预防疾病。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