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们看两个案例[1]。
一.乳腺癌
一名70岁日本女性于年10月确诊了乳腺癌,随后接受手术和放疗,战胜了癌症。
但很不幸,6年后(年1月)癌症复发,还转移到了左肺和肝脏,伴有胸腔积液和肿瘤标志物升高。
年事已高的她不想再接受放疗,于是开始补充肌醇和植酸(年4月),同时也服用化学药物。
4个月后,她的肿瘤标志物降低到了正常范围。又过了2个月,连胸腔积液也减少了。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年5月,肿瘤标志物又一次升高,并于年7月达到正常范围上限的40倍。
种种迹象显示肿瘤已经转移,但令医生感到惊讶的是,她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功能仍然保持良好,不像其他癌症患者那么痛苦。
肌醇和植酸,提高了这位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肺癌
一名日本女性(30多年吸烟史)于49岁时确诊患有肺癌,根据医生的诊断,她的情况应该采取放化疗方案。
但是,治疗期间发生了各种难以忍受的不适,治疗被迫终止。
放化疗结束时,原位肿瘤消退了60%,纵隔转移淋巴结消退了95%。
停止放化疗后,她开始补充肌醇和植酸,就这样过去了4年4个月,她一直享受着健康的生活,丝毫不像患过癌症的样子。
医生给她安排了复查,血清检查显示癌胚抗原完全正常,CT检查显示肿瘤没有复发。
医生把她的痊愈归因于肌醇和植酸,因为除此之外,她没有服用任何药物。
1
什么是肌醇?
肌醇是一种糖醇,甜度不到蔗糖的一半,化学式与葡萄糖一样,都是C6H12O6。
绝大部分植物以及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体内的细胞都含有肌醇,它是构成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必不可少的功能性糖。
2
什么是植酸?
在肌醇的六个羟基位加磷酸就是植酸,故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
3
辅助治疗癌症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23%。
大多数患者会接受手术、化疗、放疗或芳香酶抑制剂的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案导致的不良反应常常使人绝望,例如严重呕吐、严重脱发、皮肤损伤、淋巴水肿、白细胞下降、全身性疼痛,等等。
许多医生开始意识到支持性疗法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减少病人的痛苦,才能鼓励她们坚持治疗,提高术后生存率。
肌醇和植酸,便是目前有效的辅助疗法。
下面,我们看一项临床试验[2]。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说的是临床试验,不是动物实验,也不是细胞实验,是直接用在多名乳腺癌患者身上的随机对照试验!
这项研究将14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同时给A组中的7人补充肌醇加植酸共6g/d,B组中的7人则补充6克维生素C,治疗方案持续6个月,期间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生化指标等健康状况。
结果如何呢?研究人员通过量表和相关生化指标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生活质量评分,由患者根据自身整体健康状况打0~分,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分数分别是78.3分和48.4分,肌醇加植酸组胜。
然后是症状评分,由患者根据治疗期间的不适程度打0~分,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分数分别是13.5分和33.8分,肌醇加植酸组胜。
最后是生化指标检查,A组的白细胞水平没有下降,而B组下降了42%,其它血细胞的情况也是肌醇加植酸组更好。
这不是仅有的一项临床试验。
一项针对20名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也指出,使用含4%植酸的凝胶涂抹乳腺,可以减少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3]。
另有在22名结肠癌患者中的研究表明,肌醇加植酸降低了化疗造成的各种不适,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1]。
我和你一样都期待更多临床试验,但这涉及伦理问题,没有医生会建议用植酸和肌醇疗法代替传统疗法,这对病人来说太冒险。
所以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肌醇和植酸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定位是辅助。
4
能预防或治疗癌症吗?
相比起得了癌症再来治疗,预防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我们不禁要问,肌醇和植酸本身是否有抗癌功效呢,平时多吃富含肌醇、植酸的食物能不能预防癌症呢?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谷物、豆类、坚果和水果的摄入量越高,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就越低。
过去的观点认为这是膳食纤维的作用,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膳食纤维实际上没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能力,是肌醇和植酸阻止了癌症的发展。
体外实验表明[4-11],肌醇和植酸是广谱的抗癌物,对几乎所有类型的癌细胞(包括肝癌、肺癌、血癌、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等)都有强抑制作用,而且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好。
二甲基肼、二羟甲基丁酸是致癌物,能诱导动物发生结肠癌、乳腺癌。
研究发现[12-14],如果给动物喂食致癌物时添加植酸、肌醇或两者的混合物,能起到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大大减少癌细胞的数量。
而且植酸不像其他抗氧化剂那样削弱抗癌药的作用,相反地,它增强了阿霉素和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15]。
最重要的是,肌醇和植酸只“杀害”癌细胞,对健康的细胞并没有伤害,这是很多药厂研发抗癌药时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
看看下面的实验数据,你就知道肌醇和植酸的抗癌效果(动物实验)有多好。
人类研究也是有的。
一项纳入62位女性的研究发现[16],56.2%的人服用肌醇后乳腺疼痛有所缓解,36.8%的人疼痛几乎消失,而对照组的缓解率只有16.6%。
不仅如此,肌醇还使得40.7%的人乳腺肿块减少,60%的人乳腺密度降低,而对照组的这些效果只有16%和9.1%。
由于乳腺致密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上述改善提示肌醇可能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资助下,加拿大批准了一项肌醇预防肺癌的Ⅰ期临床试验[17],有26名40~74岁、吸烟史平均53年且有一个或多个支气管异形增生位点的志愿者被纳入研究,他们每天补充0~30克肌醇以便研究人员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病变特异性分析显示,每天补充18克肌醇者有高达91%的病变消退率,而对照组的疗效只有48%,并且完全消退率也是肌醇组更高(67%vs28%)。
研究还观察到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等改善,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道,主要是剂量超过12克时有人会胃胀、腹泻。
但是后续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18],轻度异形增生者似乎能从肌醇中受益,而中度或严重异形增生者补充肌醇后可能促进病情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指出肌醇组和安慰剂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好不坏)。此外,这两项研究均只使用了肌醇,而非肌醇加植酸。
5
重新认识肌醇和植酸
肌醇和植酸在食物中往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协同作用的。
大部分肌醇会结合6分子磷酸、6分子钙(或镁),从而形成植酸盐(植酸钙或植酸镁),只有少部分肌醇以游离型存在。
一天千卡的食谱可以提供~毫克肌醇(不区分植酸型肌醇或游离型肌醇)。
人类的消化系统不能合成植酸酶(植酸酶能分解植酸盐,从而释放出肌醇),但微生物可以,所以不同人对植酸盐的消化率取决于肠道的健康状况。
当然,植酸盐有没有被消化并不重要,因为它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这种观点是最近几十年才转变过来的,以往我们都不相信这种高负电荷、高亲水性的分子能被吸收,然而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
植酸盐进入细胞后会被迅速脱磷酸,从而形成15种低磷酸肌醇,它们被合并简称为IP、IP2、IP3、IP4和IP5(植酸是IP6)。
为了避免肌醇供应不足,肾脏每天还要(以葡萄糖为原料)亲自制造4克肌醇。
这些肌醇会被磷脂酰肌醇合成酶、磷脂酰肌醇激酶活化成好几种磷脂酰肌醇(包括PIP、PIP2、PIP3、PIP4,等等)和磷酸肌醇(例如1,4,5-三磷酸肌醇,简称IP3)。
IP3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肌醇衍生物,它充当胰岛素、FSH(促卵泡成熟激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的第二信使,调节细胞内的钙流动,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
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益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P3的功能。
而肌醇和植酸的抗癌活性,被认为是多种PIP和IP的综合作用。
下面这张肌醇代谢图纯属装逼用,可以不看。
6
肌醇和植酸的抗癌原理
肌醇和植酸的抗癌机制涉及细胞周期、抑癌基因、免疫功能、PI3K/Akt途经、Wnt信号、胰岛素水平和抗氧化活性等多靶点调节[19-21],具体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已知的是,肌醇和植酸能抑制癌细胞粘附、迁移和侵袭,诱导恶性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癌细胞的表型回归。
肌醇似乎重塑了细胞骨架,通过非攻击性的方式使癌细胞“从良”。
7
肌醇和植酸还有哪些用途?
不知不觉就把文章写臃肿了,下面只简单罗列肌醇和植酸的其他用途。
多囊卵巢综合征(提高排卵率、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高雄激素血症、提高卵母细胞质量)
神经系统疾病(适度改善焦虑、惊恐、情绪低落)
心脑血管疾病(轻微改善血糖、血脂、血压、尿酸)
男性生殖健康[22](适度增加睾酮水平,改善精子的向前运动性能)
女性孕期健康[23](预防叶酸无反应型的神经管缺陷,预防妊娠糖尿病)
其他组织结构异常(扭转组织的异常钙化,例如肾结石)
阿尔茨海默病(正在探索Scyllo-肌醇是否有效)
新冠肺炎(正在探索Myo-肌醇能否辅助改善肺功能,减少后遗症)
8
肌醇和植酸的不良反应
肌醇的半数致死量大于食盐和果糖(意思是比食盐和果糖安全),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道,例如恶心、腹泻、口干和头晕,用量小于6克时上述症状发生率极低,大于12克时偶有发生。尚未发现肌醇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植酸的不良反应和肌醇类似,大剂量使用且肉类摄入不足时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
肌醇是胚胎及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没有致畸性。
母乳的肌醇含量高于牛奶和配方奶粉,几乎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都有添加肌醇。
9
我每天都会补充肌醇和植酸
记住,全谷物、豆类、坚果和水果是肌醇(植酸)的主要来源。
每天早餐一碗杂粮粥的习惯,我坚持了5年。
网上可以买到带定时功能的电压力锅(和电饭锅的操作类似,但能产生更高的压力,有利于植酸分解成肌醇),头一天晚上把红豆、绿豆、花生和黑米等食材洗净,然后全部放进锅里,再加适量的水,最后按下定时键,第二天起来马上就能吃到暖乎乎的粥,真方便!
我还推荐直接服用补充剂,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量是2~4克/天。
我每天会吃4克(Myo为主,DCI少量,有时会吃12克),陪大家一起吃。
喜欢初晴的小姐姐就认准爱诺思妥牌啦。
最后提醒,非多囊女性补充肌醇可能会改变月经周期(也可能不会),暂不统一推荐。
相关文章:
1.字长文解答关于肌醇的大部分问题
2.国际专家组:补充过量D-手性肌醇有什么危害?
3.如果肌醇真的能治疗多囊,为什么医生没推荐?
4.别吃了,肌醇对没有胰岛素抵抗的人没用
5.年多囊治疗有什么新发现?肌醇与二甲双胍孰优孰劣?
6.多囊女生千万别被子宫内膜癌吓到了!
7.如何辩证看待避孕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参考文献:
1.Abstractsofthe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AnticancerResearch.October25-30,,Corfu,Greece.AnticancerRes.Sep-Oct;24(5D):-.
2.Baci?I,Druzijani?N,KarloR,Skifi?I,Jagi?S.EfficacyofIP6+inositolinthetreatmentofbreastcancerpatientsreceivingchemotherapy:prospective,randomized,pilotclinicalstudy.JExpClinCancerRes.Feb12;29(1):12.
3.ProiettiS,PastaV,CucinaA,AragonaC,PalombiE,VucenikI,BizzarriM.Inositolhexaphosphate(InsP6)asaneffectivetopicaltreatmentforpatientsreceivingadjuvantchemotherapyafterbreastsurgery.EurRevMedPharmacolSci.Jun;21(2Suppl):43-50.
4.ShamsuddinAM,VucenikI,ColeKE.IP6:anovelanti-canceragent.LifeSci.;61(4):-54.
5.YangGY,ShamsuddinAM.IP6-inducedgrowthinhibitionanddifferentiationofHT-29humancoloncancercells:involvementofintracellularinositolphosphates.AnticancerRes.Nov-Dec;15(6B):-87.
6.ShamsuddinAM,YangGY,VucenikI.Novelanti-cancerfunctionsofIP6:growthinhibitionanddifferentiationofhumanmammarycancercelllinesinvitro.AnticancerRes.Nov-Dec;16(6A):-92.
7.VucenikI,ZhangZS,ShamsuddinAM.IP6intreatmentoflivercancer.II.Intra-tumoralinjectionofIP6regressespre-existinghumanlivercancerxenotransplantedinnudemice.AnticancerRes.Nov-Dec;18(6A):-6.
8.LeeHJ,LeeSA,ChoiH.Dietaryadministrationofinositoland/orinositol-6-phosphatepreventschemically-inducedrathepatocarcinogenesis.AsianPacJCancerPrev.Jan-Mar;6(1):41-7.
9.SinghRP,SharmaG,MallikarjunaGU,DhanalakshmiS,AgarwalC,AgarwalR.Invivosuppressionofhormone-refractoryprostatecancergrowthbyinositolhexaphosphate:inductionof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3andinhibitiono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linCancerRes.Jan1;10(1Pt1):-50.
10.RainaK,RajamanickamS,SinghRP,AgarwalR.ChemopreventiveefficacyofinositolhexaphosphateagainstprostatetumorgrowthandprogressioninTRAMPmice.ClinCancerRes.May15;14(10):-84.
11.IshikawaT,NakatsuruY,ZarkovicM,ShamsuddinAM.InhibitionofskincancerbyIP6invivo:initiation-promotionmodel.AnticancerRes.Sep-Oct;19(5A):-52.
12.ShamsuddinAM,UllahA,ChakravarthyAK.InositolandinositolhexaphosphatesuppresscellproliferationandtumorformationinCD-1mice.Carcinogenesis.Aug;10(8):-3.
13.BatenA,UllahA,TomazicVJ,ShamsuddinAM.Inositol-phosphate-inducedenhancementofnaturalkillercellactivitycorrelateswithtumorsuppression.Carcinogenesis.Sep;10(9):-8.
14.VucenikI,YangGY,ShamsuddinAM.InositolhexaphosphateandinositolinhibitDMBA-inducedratmammarycancer.Carcinogenesis.May;16(5):-8.
15.TantivejkulK,VucenikI,EisemanJ,ShamsuddinAM.Inositolhexaphosphate(IP6)enhancestheanti-proliferativeeffectsofadriamycinandtamoxifeninbreastcancer.BreastCancerResTreat.Jun;79(3):-12.
16.PastaV,DinicolaS,GiulianiA,HarrathAH,AlwaselSH,TartagliaF,CucinaA,BizzarriM.ARandomizedPilotStudyofInositolinAssociationwithBetaineandBoswelliaintheManagementofMastalgiaandBenignBreastLumpinPremenopausalWomen.BreastCancer(Auckl).Apr20;10:37-43.
17.LamS,McWilliamsA,LeRicheJ,MacAulayC,WattenbergL,SzaboE.AphaseIstudyofmyo-inositolforlungcancerchemoprevention.CancerEpidemiolBiomarkersPrev.Aug;15(8):-31.
18.LamS,MandrekarSJ,GesthalterY,AllenZieglerKL,SeislerDK,MidthunDE,MaoJT,AubryMC,McWilliamsA,SinDD,ShaipanichT,LiuG,JohnsonE,BildA,LenburgME,IonescuDN,MayoJ,YiJE,TazelaarH,HarmsenWS,SmithJ,SpiraAE,BeaneJ,LimburgPJ,SzaboE;CancerPreventionNetwork.ARandomizedPhaseIIbTrialofmyo-InositolinSmokerswithBronchialDysplasia.CancerPrevRes(Phila).Dec;9(12):-.
19.BizzarriM,DinicolaS,BevilacquaA,CucinaA.BroadSpectrumAnticancerActivityofMyo-InositolandInositolHexakisphosphate.IntJEndocrinol.;:
20.TantivejkulK,VucenikI,ShamsuddinAM.Inositolhexaphosphate(IP6)inhibitskeyeventsofcancermetastasis:II.Effectsonintegrinsandfocaladhesions.AnticancerRes.Sep-Oct;23(5A):-9.
21.VucenikI,PassanitiA,VitoloMI,TantivejkulK,EggletonP,ShamsuddinAM.Anti-angiogenicactivityofinositolhexaphosphate(IP6).Carcinogenesis.Nov;25(11):-23.
22.CalogeroAE,GulloG,LaVigneraS,CondorelliRA,VaiarelliA.Myoinositolimprovesspermparametersandserumreproductivehormonesinpatientswithidiopathicinfertility:aprospective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study.Andrology.May;3(3):-5.
23.FacchinettiF,CavalliP,CoppAJ,DAnnaR,KandarakiE,GreeneNDE,UnferV;ExpertsGrouponInositolinBasicandClinicalResearch.Anupdateontheuseofinositolsinpreventing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andneuraltubedefects(NTDs).ExpertOpinDrugMetabToxicol.Dec;16(12):-.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更多精彩内容
喜欢文章的姐妹都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1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