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CML)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起源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慢粒逐渐成为一种可治可控的「慢性疾病”」,甚至有望实现无治疗缓解(TFR)达到临床治愈。本文通过分享一例14岁青少年CML患者应用二代TKI药物尼洛替尼后快速缓解的病例,为临床青少年CML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No.1
病例简介
作者介绍
徐彧
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病史简介:
患儿,男性,14岁。
主诉:拔牙后出血不止3月,发现白细胞升高1天。
现病史:患者3月余前医院拔牙后出现出血不止,当时无发热,无鼻出血,无腹痛、腹泻,无黑便及便血、尿血等症状,未行相关检查,后自行止住。1周前患者再次拔牙后出现出血不止,棉球压迫止血效果差,遂于1医院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升高,为进一步治疗来诊。
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牙龈渗血,棉球压迫止血,全身皮肤粘膜无明显瘀点、瘀斑,无明显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L,HGBg/L,PLT×/L,N×/L。
生化检查:Ca2.7mmol/L,P1.57mmol/L,尿酸umol/L谷丙转氨酶u/L。
凝血功能:APTT47.4s,PT16.8s,Fib2.16g/L。
腹部彩超:脾脏长约mm,脾门处厚约56mm,余基本正常。
骨髓细胞学:(髂骨)原始粒细胞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G=81.5%,E=13.5%,G/E=6.04:1,粒系比例明显偏高,各阶段可见,以中幼以下阶段粒细胞为主,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红系比例减低,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相对减少,全片见巨核细胞+,分类25个,其中幼稚巨核细胞2个,成熟有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6个,成熟无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14个,裸核3个,血小板成堆多见。
免疫分型:不能除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骨髓增殖性肿瘤。
BCR/ABL(P):阳性,.9%。
ABL激酶:阴性。
染色体:46,XY,t(9;22)(q34;q11.2)[20]。
No.2
入院诊断
1.CML-慢性期
Sokal评分:0.6分低危
2.肝功能异常
3.凝血功能障碍
诊疗经过:
给予患者尼洛替尼mgbid治疗。
治疗转归:
3月后患者Ph染色体转阴,BCR/ABL融合基因0.46%。6月后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降至0.%。
那么,回顾病例,随着TKI时代的到来,慢粒治疗目标有哪些改变?儿童和青少年慢粒TKI药物如何选择?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No.3
我的说说
专家介绍
朱雨
南京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朱雨说病例
一句话亮点:对于年轻慢粒患者,TFR为首选治疗的目标,因此可优先考虑二代TKI进行一线治疗。
该病例为初诊的14岁青少年男性,起病时临床表现典型,白细胞显著升高、脾大,伴有特异性费城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Sokal评分为低危组。目前我国尚无儿童版CML诊疗指南,徐彧医生参考了版COG指南和版中国CML诊疗规范为该患者一线选择了尼洛替尼治疗,非常规范。参考依据主要为:1.目前仅有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三种TKI被FDA认证获批有儿童CML适应证。2.而对于年轻患者,TFR为首选治疗的目标,因此可优先考虑二代TKI进行一线治疗。该患者已完成骨骼肌肉脏器发育,因此无论采用何种TKI治疗,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小。青少年使用尼洛替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服药依从性,家长应督促其按期进行不良反应的随访监测和疗效评估的相关检查。学业繁重的高中阶段并不适合尝试TFR停药,原因是停药后可能出现的停药综合征会对患者形成新的困扰,而且在停药初期需要进行高频率的分子学监测。
专家介绍
陆泽生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陆泽生说病例
一句话亮点:二代TKI药物较一代TKI药物,具有更快的深度生物学缓解,一线或早期应用二代TKI药物使慢粒有实现TFR的可能。
徐彧医生分享了一例青少年慢粒治疗的病例。TKI药物的出现是慢粒治疗的里程碑事件,使慢粒患者生存期延长,中位生存时间由平均3~5年延长到10年。随着生存期的延长,慢粒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停药缓解。二代TKI药物较一代TKI药物,具有更快的深度生物学缓解,一线或早期应用二代TKI药物使慢粒有实现TFR的可能。因此,青少年慢粒患者应用二代TKI药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不同种类的TKI类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所以在应用期间要注意重点监测。例如,患者应用尼洛替尼后,要监测血糖,黄疸、胰腺功能、心血管事件等。
MCC号TAS有效期-12-01,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文中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内容审核:马腾、何凌云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会议直播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1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