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药物所致的ldquo不宁腿综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在生活中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药物也有两面性。药物既能治疗疾病,也可导致疾病或某种不适,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刘老太太,今年62岁,8个月前发现右侧身体没力气,不能走路,说语也含糊不清,照镜子的时候发现嘴角歪斜。因为她一直有高血脂、高血压的病史,所以老太太家人马上就想到了可能是“脑梗死”了。果不其然,医生证实老太太的确是“脑梗死”,所幸,在医生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恢复,能正常走路了,讲话清晰了。但是,老太太却发现自己两条腿好像变得静不下来,尤其在晚上双腿酸酸麻麻的、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常常不得不起床治动才感觉好点,因而也总是睡不着。经医生的诊断、治疗,上述现象很快就消失了。无独有偶,姜先生因为几年前父亲的意外去世,逐渐出现睡眼差,早醒,情绪低落,总是闷闷不乐,做事没兴趣,白天没精神,常常出现不想活的念头。住院后给予“抗抑郁剂和助眠药”治疗,情绪逐渐改善,睡眠也越来越好,也不再有消极的想法了。但治疗数周后,护士总是反映这位患者睡眠不好,常半夜起来散步,问起原因总是说不清楚。医院的医生非常紧张,害怕姜先生半夜爬起来是否会有轻生的念头。经过和姜先生及时沟通,姜先生反映自己两条腿一躺下总是有不适的感觉,好像蚂蚁爬一样,不知道该放到哪里。后来经过对症处理,事情便迎刃而解。事实上,刘老太太和姜先生反映的双腿不适的感觉,便是药物所致的“不宁腿综合征”,罪魁祸首正是他们所服用的药物,是刘老太太服用的“降脂药”和姜先生服用的“抗抑郁药”在作怪。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在夜间安静时出现难以忍受的腿动不宁现象而引起失眠的障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为人群的10%左右,以老年妇女多见。

到底哪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睡眠中的异常行为和运动问题呢?报道最多的当然莫过于一些镇静助眠药、抗抑郁药和精神类药物。另外,也有不少内科药物,如止吐药、抗过敏药、抗高血压药、降脂药,甚至一些中药也有可能导致这些问题。至于药物为什么会引起睡眠中的异常行为和运动问题,原因甚是复杂。可能与某些神经递质有关,也可能与某些维生素有关,还可能是药物干扰了正常的睡眠节律等。那么,我们如何区分是疾病本身的表现,还是药物引起的一种睡眠运动障碍呢?简单来说,如果上述的这些睡眠行为和运动问题明显在用药后出现,而停药后缓解,加大剂量情况加重,则说明应该属于药物引起的。

RLS的治疗曾一度以氯硝西洋等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L-多巴制剂的有效性被得到充分证明,由此使RLS与多巴胺系统关系备受瞩目,也使RLS的生理生化和治疗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因L-多巴作用时间较短,中午停药后易产生反跳性焦虑,所以适用于轻型患者,而对重型患者则多使用多巴胺激动剂。罗匹尼罗在大规模实验中与治疗帕金森病剂相比,几乎是最小量即获得了满意效果。而且因服用方便,效果稳定,较传统多巴胺激动剂更少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故已在目前RLS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欧美等国治疗RLS重症病例中还主张加用鸦片类制剂,认为对多巴胺部分激动剂无效病例可产生效果,但因鸦片类制剂存在依赖/滥用风险,而且其作用机理还有待解释。中医治疗时穴位按摩、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等疗法均有一定疗效。

重要的是,医院就诊时,一定要如实地告知医生您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免造成误诊误治。另外,生活中我们要注意:1.保持良好的心态。2.要合理的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过度运动。3.注意气温变化。大多数人觉得天气变凉和气候潮湿会加重不宁腿的症状,所以晚间睡眠时应保持温暖的环境。4.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尼古丁、咖啡因等物质具有兴奋神经系统的功能食物。但要切记,此病一定要经过专业医师诊治后,按医嘱治疗,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带来其他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后果。

科室简介

临床心理科是豫南成立最早的以“神经症性障碍”和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为主要治疗对象的专业临床科室之一。拥有国内先进的心理测验系统及各种物理治疗系统,开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服务二十余年,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能很好改善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患者的症状。

诊疗范围:各类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早醒、易醒、入睡困难、多梦、梦游等),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以及各类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的失眠、焦虑、抑郁等的诊治。另外,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

联系-39

监制:王复昆主编:陈家欣编辑:黄杰陈放供稿人:临床心理科王宏升审稿人:龙金亮配图:范琳配音:柳博文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1101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